養生進補,四季皆宜,然而進補有講究,盲目進補不僅無法達到養生效果,甚至還會引發不良反應,反過來危害健康。
養生進補六大禁忌,趕緊收藏起來!
養生進補注意“六忌”
一忌凡補必肉
肉食雖然味美可口,營養豐富,但卻不利于人體消化吸收。尤其對于老年人來說,腸胃功能虛弱,長期吃肉食,消化系統不堪重負,反而會引發腸胃問題。且肉類食物,膽固醇、油脂過多,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誘因。
二忌無虛亂補
中醫進補的原則是虛者補之。如果無虛濫補,不但白白消耗了藥品、浪費錢財,還會擾亂人體臟腑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加代謝的負擔,甚至造成各種營養過剩的疾病。進補須慎重,應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合理進補。
三忌守藥待康
體虛者除進補外,還須加強日常鍛煉,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和良好的精神狀態,切勿僅僅依賴藥物而忽視自身良好行為對身體的調理作用。日常堅持正確的養生方法,勝過吃補藥!
四忌滋膩太過
現代人普遍存在脾虛問題,消化能力較弱。若過度溫補或滋膩,反而會加重脾胃消化能力的減退,導致食量減少,反而易造成“虛不受補”、“上火”等不適。
五忌重進輕出
葷腥類食物代謝后產生的酸性有毒物質,需及時排出,否則會排便無規律甚至便秘。在進補的同時,亦應關注“負營養”,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確保排便的及時和通暢。
六忌常補不變
很多人喜歡按自己口味進補,一旦開始就不會輕易改變,繼而又從多年不變發展成“偏食”、“嗜食”,反而不利于健康。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根據不同情況對進補食品予以調整,切不可恒補不變,一補到底。
進補有講究,養生需辨別。掌握養生進補六忌,讓健康與長壽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