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餐飲種類和餐廳數量增加,各個餐廳都想要展示自己的優點,用差異化打動食客。而餐廳的口味和特色離不開菜品和服務,這也是最能體現差異化的地方。餐廳都迫不及待給自己貼上各種標簽給目標客群做參考,那怎樣的標簽更符合食客的需求呢?
在美食平臺上,不難發現每個餐廳除了有基本的菜品位置信息,還有各種各樣的短語標簽,這些標簽也幫助食客做出選擇。而在眾多標簽中,新鮮健康幾乎成為近些年來食客最在意的標簽之一。特別是疫情倒逼人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健康養生的生活方式更受大家所重視。
食客的健康養生意識不斷增強,消費需求巨大,但是餐飲市場缺少真正好吃又健康的產品,許多中式的烹飪方式跟健康都不相關,如果硬要健康原汁原味又會面臨過于清淡,食客不買賬的情況。所以,轉換角度到如何讓菜品的搭配更健康營養,然后把餐廳的健康宣傳出去是能否獲得這個標簽的關鍵。
對餐廳而言,有一些“好吃”的標簽是需要的,但客戶的滿意度在競爭中差異并不明顯,餐廳需要做的只是把控好餐廳的口味即可。相反,過于經營不太在意的餐廳場景、就餐環境因為自帶社交屬性,成為如今餐廳差異化競爭的重點。就餐環境的差異通過高于菜品和價格的情感因素抓住認可餐廳的忠實用戶建立品牌差異化。
當然,餐廳的標簽也不能太多。一家餐廳如果同時貼上了很多標簽,食客就很難記住你是誰。給餐廳貼上合適的標簽,這樣就能讓餐廳的形象更立體,讓顧客的就餐消費邏輯變成先選餐廳再選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