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洱熟茶渥堆發酵中,有不同的發酵方式和理念。很多人在接觸到熟茶后,經常會聽到大堆發酵、小堆發酵、竹筐發酵、離地發酵等等這些發酵方式和概念,那它們有什么區別呢?發酵出來的品質哪一個更好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傳統熟茶渥堆發酵工藝的基本流程,第一步,潮水,往曬青毛茶噴灑泉水,使茶葉均勻受潮,第二步打堆,潮水后的茶葉打成堆子,第三步蓋布,用棉布把堆子完整的鋪蓋起來,保持濕度和溫度,第四步翻堆,根據發酵情況平衡內外溫度。第五步開溝,讓茶葉更好的散熱,揮發水分和干燥,在我們基本了解了流程后。再來看大堆發酵和小堆發酵有什么區別。
在普洱熟茶傳統發酵的工藝里,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大堆發酵,每個堆子的毛茶是幾噸到幾十噸的數量,發酵過程茶葉是與地面直接接觸,而小堆發酵每個杯子的毛茶從幾百公斤到幾噸不等,規模不大,發酵過程是將茶葉裝入竹筐或者木箱等容器里,致使茶葉離開地面發酵。兩者比較各有各的優勢。傳統大堆發酵因堆子空間大,有利于微生物大量繁殖,堆子溫度能迅速升高,使微生物繁殖速度更快。而缺點是翻堆費時費力,容易因為翻堆不及時,溫度過高而出現燒堆情況,還有發酵過程直接與地面接觸,在翻堆過程容易造成環境衛生污染,所發酵出來的熟茶堆味較重。而小堆發酵操作方便,堆子具有透氣性和通風性,空氣流通堆未能加速揮發,進一步提升了茶葉的活性。而缺點是小堆發酵空間小,溫度起的慢,微生物繁殖速度也慢。當然這樣不是相對的,不管以什么方式發酵,主要還是看發酵師技術水平對每個細節掌控的體現。
所以,傳統大堆發酵和小堆離地發酵二者沒有什么本質的區別,是同樣的發酵原理,只是發酵的方式和發酵的狀態所呈現的不一樣,并不代表發酵水平,而是看發酵師選擇用什么方式。傳統大堆發酵能最大生產化適合大眾極低成本的原料,制作低成本的產品,但也可以通過精細生產及提升發酵技術,也能做出精品熟茶。然而,小堆發酵更精細化,注重于高端品質,定制化和清潔化更具有優勢,只是兩者發酵出來的熟茶口感,風味上較大差異,風格較為明顯,但總體上無論采用什么方式發酵,都能發酵出好的熟茶,好的產品。但如果從客觀技術來說,小堆發酵的技術難度相對要大一些。但是從客觀上來說,無論是大堆發酵還是小堆發酵,發酵出來的熟茶品質主要還是取決于普洱茶廠家的發酵工藝,也并不能確切的說哪一種發酵方式的產品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