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腳步,零售業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傳統的供銷社、小賣部,到大型商場、超市,再到千禧年后的shoppingmall、大型連鎖購物中心,以及近幾年流行的互聯網+購物。每一個時代的變革,都會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也隨之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成功企業和個人。商業發展的本質是創新,而每個創新后的行業周期在20年左右,如今,時代的洪流推到了2021年,那么新一個20年的起點,新一輪創新周期的開始,我們將迎來什么樣的商業業態?零售行業的路在何方?
80年代初期,第一批“下海”的人,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開啟了大大小小的“小賣部”,主要經營日用百貨和生活必需品,他們成為中國商海的開拓者。而60年代“計劃經濟”時期的國有“供銷社”慢慢的淡出了歷史的舞臺。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沒有人在乎產品的品牌甚至品質,只要有貨就可以賣錢,地域商品的差異化,南進北出、東購西售,賺取高額的差價,成為當時零售業的主流形態。而那些被國有企業上班族瞧不起的“小商販”都是那個時代“萬元戶”的首批嘗鮮者,也成為后來很多大型企業的創立者。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零售業更是發生了歷史性的轉折。隨著“大潤發”“卜蜂蓮花“等大型超市的入駐,完全顛覆了產品暴利時代,不再是誰有貨就是誰的天下,而是誰的規模大、誰的品類多誰就會得到更多消費者的信賴。
然而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更多的業態進入了人們的生活中,社區小型超市、便利店,因為模式新穎,逐漸替代了老舊的“小賣部”,成為當時的行業新秀。
但社區小型超市、便利店始終未能撬動大型商超的行業壁壘,只是在零售領域分得了很少的一杯羹。直到2020年全球疫情的爆發,整個時代變革了,下一個20年到來了…
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為了避免疫情的擴散,顧全大局的中華兒女經歷了為期4個月的“全民宅”生活,各大超市紛紛關閉,只有社區內的小超市和便利店提供著最基礎的民生。四個月的購物習慣,使它們凸顯出的“及時性、便利性”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人們的觀念發生了轉變,不再因為“便宜”一塊錢而驅車去大型超市買瓶醬油。而這些細節只不過是零售行業時代變革的催化劑,中國迎來了全新的社區經濟。
社區經濟,就像是我們的“居委會”一樣,是服務于人民的最基礎零售載體。它存在的本質就是民生,民生的需求就是品質、低價、便宜、便利。而這些特點正符合“發達國家”零售業前幾年就開始推崇的“硬折扣模式”,這種模式一旦進入社區,必將顛覆整個行業,會有效的分割現有超市和便利店的主流份額。
眾所周知,一個成熟的社區超市、便利店,它們的產品類別會有:標品快銷品、水果生鮮、零食小吃、日用百貨、冷凍食品等。而未來零售行業的發展趨勢將會以細分型業態的“硬折扣模式“取代符合型超市。為了讓讀者更了解”硬折扣模式“,接下來就以國內兩個新興”硬折扣“的品牌為例,做一下實際分析。
【特荬特全球商品折扣店】他們主要看準了超市內的“標品快銷品”板塊,因為這一板塊的份額能占到整個超市營業額的70%+,而他們采用的“強勢入口引流,組合隱性盈利”的硬折扣商業模式,能讓他們整體的價格比普通超市便宜30%-50%,而“常年折扣”則是他們另一大特色,店內所有商品最低一折銷售,得到了眾多消費的青睞。
【某大娘】以“不賣隔夜肉”為主要賣點,他們也是采取了“硬折扣模式”主要切分超市的“水果生鮮”這一板塊,因為價格的真正便宜,也給普通超市帶來了很大經營壓力
中國疫情已過去一年的時間,但是全球形式仍不容樂觀,疫情“常態化”將是每個國家將應對的課題。消費者的錢包將逐步收緊,消費會更加理智,品質、低價,便宜、便利,以“特荬特”“某大娘”為代表的“硬折扣模式”將會是下一個20年零售行業的主要趨勢,以上關鍵點附加上疫情過后的“社區經濟”將會成為下一個時代的主流。
寫在最后:對了,你沒有看錯!其實這是【特荬特全球商品折扣店】的一篇廣告軟文,但是95%以上的內容都是有著25年零售行業經驗的創始人所歸納的行業本質,未來的行業趨勢如何發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