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是世界第三消耗肉品,約占肉制品市場的25%,而中國傳統食物以豬肉、雞肉為主,由于牛肉價格較高,人均牛肉消費較低。
但是,隨著中國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飲食觀念、膳食結構正在向高價值、營養豐富等方向發展,對牛肉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動搖了以豬肉、雞肉為主導的飲食習慣。
隨著我國牛肉進口關稅的不斷調整,國外優質牛肉紛紛涌入國內市場,而中國的肉牛養殖戶受困于土地、成本,養殖周期等因素,無法快速供應,消費市場缺口越來越大,牛肉進口增長勢頭越來越強勁。
中國牛肉市場前景廣闊,未來潛力不可估量。
那么,在這個千億級的增量市場中,最好的賽道在哪里呢?
《中國牛肉產業分析報告》中顯示,我國的牛肉消費,超過60%是在餐飲渠道消費,家庭消費占比只有35%,越來越多的快餐品牌,也開始聚焦牛肉。
在中國,一旦某類食材被挖掘,該品類就會快速風靡全國。《2018中國面條產業餐飲大數據研究報告》里提到,牛肉面以全國4萬家 的門店數量穩居第一,也是中式快餐的NO.1。2017年全國火鍋店數量穩定維持在30萬左右,到了2018年前兩季度全國火鍋店數量持續增長達到近40萬。再加上西餐文化在我國餐飲習慣中的滲透,牛排風靡,各個地區消費牛肉的群體也逐漸擴大。
餐飲已經成為國內牛肉需求最大的渠道。
近期市場上出現一家快速成長的品牌【我要吃牛】,其創始人團隊根據這一行業特點,著手搭建牛肉直供平臺,致力于將品牌打造成國內第一大專業品質牛肉供應解決方案服務商,讓廣大中國消費者享受到從源頭到餐桌的高品質、高性價比的優質美味。
“國外優質貨源+國內藍海市場”,我要吃牛創新整合,尋求突破。
國內供應不足,就從國外引進貨源,產業體制不完備,就直接整合所有環節,我要吃牛公司由國際買手、食品供應鏈、品牌營銷等資深專業人士傾力打造,面對行業困境,大膽創新,重整牛肉供應鏈,不但海外有澳洲、阿根廷、烏拉圭等大型源頭基地,國內還有12個加工項目基地。
在自身強大的源頭優勢,加工基地,和冷鏈系統的保障下,我要吃牛順利完成全球牛肉供應鏈的整合。為各大餐飲品牌直供源頭的優質牛肉,且具有絕對的成本優勢。除此之外,我要吃牛還為餐飲門店提供牛肉產品的解決方案,為門店推薦最佳的產品組合,提升門店的菜品質量同時削減成本。未來我要吃牛將繼續優化供應鏈效率和服務質量,在這片不斷增值的藍海中,探索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