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學會托育服務分會成立儀式暨“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論壇于7月19-20日在山西太原隆重舉行。7月20日上午,“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分論壇涵蓋醫育結合、人才培養、國際經驗、產業發展四大重要主題,邀請業內專家學者進行主題講演。
“醫育結合”主題由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副秘書長王曉勤主持,邀請了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嬰幼兒養育照護專業委員會主委許培斌、首都兒科研究所嬰幼兒養育照護指導中心主任關宏巖、深圳市寶安區婦幼保健院兒童早期發展科主任馮承蕓三位專家一起共同探討“醫育結合”新模式。
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嬰幼兒養育照護專業委員會主委許培斌做了《醫育結合下的專業健康服務與托育照護服務》的主題發言。他在發言中提出,醫育結合是為嬰幼兒養育照護提供專業健康服務保障的一種新型照護服務形式,婦幼保健等專業機構是實施醫育結合的主導機構,需要開展照護評估、宣教指導、問題干預及早期學習體驗等專業指導業務,同時要面向家庭及托育機構開展日常養育照護咨詢指導等項業務。他將醫育結合下的托育照護內容重點歸納為12項:建立照護檔案、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安全衛生、喂養與進食、身體活動、良好睡眠 、健康監測、疾病防護、傳染病防控、早期學習支持、做好回應性照護。
首都兒科研究所嬰幼兒養育照護指導中心主任關宏巖分享了首兒所基于醫育融合的嬰幼兒照護實踐與思考。首兒所在國內率先提出“兒童早期綜合發展”概念,成立北京市也是全國唯一兒童早期綜合發展研究室,牽頭編制北京地方標準《兒童早期發展健康服務規范》,首次明確了兒童早期發展健康服務的概念,將普適養育照護指導作為基本服務內容,為醫療機構兒童早期發展服務提供參考標準。全面啟動全國嬰幼兒養育照護人才培養項目,編譯出版《第一關系:零歲培養嬰幼兒社會能力與良好情緒》,組織基于社區嬰幼兒養育照護小組活動為家長賦能,開展養育評估系列技術研發,推動科研成果落地轉化。
深圳市寶安區婦幼保健院兒童早期發展科主任馮承蕓在論壇中做了《婦幼保健院醫育結合托育服務及管理模式探討》的主題發言。目前深圳市寶安區婦幼保健院設有“高危兒監測及早期干預、兒童發育行為評估及干預、兒童營養監測及管理、嬰幼兒照護服務指導”四大中心,可以提供專業培訓、親自課程、健康宣講等服務,寶安區婦幼保健院建設成立寶安區區級嬰幼兒照護服務指導中心,從建設運營托育機構本身和對全區托育機構的衛生保健管理,均對醫育結合托育服務模式充填了豐富的內涵。
“人才培養”主題由首都師范大學副教授劉昊主持,邀請了西安交通大學教授楊雪燕、全國衛生行指委托育專指委副主任委員鐘杏梅、中國兒童中心早期兒童發展部托育主管楊印等專家探討我國托育人才培養與發展的相關問題。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楊雪燕以“建立多層次、立體化托育服務人才培養體系的思考”為主題進行了分享。她提到,家庭需要的托育服務人才以“服務熱情高、服務能力強、服務素質優、服務意識好”為主,機構需要的托育服務人才以“服務型人才、管理型人才”為主,托育事業發展需要的托育服務人才以“服務型人才、管理型人才、研究型人才、管理型人才”為主。她以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質性訪談、正式調研等研究方法得出如下幾點結論:第一,大學生看重住房補貼和高收入以及學費補貼等經濟相關屬性;第二,大學生對風險自負的偏好程度最低;第三,大學生對于無強制落實年休假的偏好程度非常低;第四,大學生對于有職稱序列且可轉換也較為看重。
全國衛生行指委托育專指委副主任委員鐘杏梅以《托育人才培養的產教融合》為題,進行了關于托育職業教育的專題講座。她表示,專指委將在托育專業相關教學實訓標準、數字化教學資源、國際化能力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并將指導全國托育產教融合共同體開展的首屆“全國職業院校托育職業技能競賽”,以教促產,以產助教,推動托育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促進托育行業高質量健康發展。
中國兒童中心早期兒童發展部托育主管楊印以中國兒童中心托育機構為例,分享了托育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實踐探索。人才隊伍建設是實現高質量托育服務的關鍵人力資本,近幾年,中國兒童中心主要在如下幾個層面進行實踐探索:第一,中心形成了集研究生、本科生和??粕鸀橐惑w的嬰幼兒照護服務一線人才隊伍,在保育照護實踐中開展應用型研究;第二,搭建分層培養體系,對職初期、發展期、成熟期等不同階段、不同需求的托育人才開展有針對性的培養;第三,打通托育人才隊伍職稱晉升渠道,有效提升職業吸引力;第四,建立常態化“培訓+教研”機制,打造師德素養高、愛學習、會思考、勤踐行的“學習型”人員隊伍。
“國際交流”主題由首都兒科研究所首席專家、研究員張彤主持,邀請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高級項目專家陳學鋒、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華代表處人口與發展高級項目官員賈國平、新加坡托育專家蘇小妹一起來探討符合我國國情的托育服務。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高級項目專家陳學鋒在主題為《實施培育性照護促進兒童早期發展》的演講中提到,培育性照護主要有五大指導原則:兒童生存和成長的權利、不讓任何一個兒童掉隊、以家庭為中心的照護、社會整體的措施、政府整體的行動。兒童早期是發展全部潛能的最有效的時期,多個國家的實踐證明對兒童早期進行投入能夠提高人口素質、減少社會差距,關系到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它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基石。
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華代表處人口與發展高級項目官員賈國平主要分享了國際托育服務經驗對中國的啟示,聯合國人口基金2019年對于各國采取的家庭政策干預效果進行評估,總結出如下幾個結論:第一,由于各國產假/育兒假在期限、靈活度、福利水平等方面的差異,對生育的影響各異;第二,財政激勵往往對生育(時期生育率)產生積極影響,但對終身生育率的長期影響相對較??;第三,持續提供兒童托育服務最有效措施之一不僅有助于提升總和生育率,更重要的是對提升終身生育率產生積極影響,其中對受高等教育女性的影響最大。
優秀托育師是高質量托育機構的先決條件。新加坡托育專家蘇小妹以新加坡經驗為例,主要分享了我們應如何培養優秀的托育師。培養優秀的托育師需培養全民成為終身的學習者,需具備嬰幼兒照料方法與實踐 、踐行3R的原則、嬰幼兒的安全與保護、嬰幼兒健康、衛生與營養等專業技能,需具備適應力、合作能力、溝通能力等勝任力。關于培養優秀托育師的愿景,她提出了三點獨到見解:第一,我們對孩子的認知層次決定我們對待孩子的方式;第二,我們照顧孩子的技能決定孩子被照顧的質量;第三,我們對待工作的態度決定我們的未來。
“產業發展”主題由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家庭處四級調研員梁效革主持,我們邀請到了北京京學集團創始人李敬、上海益樂寶兒童發展中心董事長胡紫嵐、國家孕嬰網副總編李亞之一起探討托育服務產業發展的現狀。
北京京學集團創始人李敬做了《數字化時代 智慧托育系統應用促進托育服務全方位發展》的主題發言。她表示,數字化時代,托育服務行業經歷著演變和升級,單一的系統不足以支撐托育事業的大發展,需充分利用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數字技術覆蓋“智慧機構服務 、智慧保育師服務、 智慧嬰幼兒服務 、智慧家庭服務 、智慧政府服務”五大場景。對于智慧托育的下一步發展,她從系統創新角度出發,按照《托育質量評估標準》的“七大指標”來設計規劃智慧托育平臺的產品架構與功能體系,從服務創新角度出發,用游戲化操作制定用戶激勵,用AI技術豐富資源,用定制化功能賦能業務場景。目前,京學集團智慧托育大數據服務平臺,由托育全景態勢、實時數據監控、托育質量評估、信息資訊發布和人員培訓統計等五大系統組成,實現了“托育管控一張圖,資源調配一張網”,助力監管決策部門推動托育服務行業高質量發展。
上海益樂寶兒童發展中心董事長胡紫嵐主要分享了益樂寶對社區托育的實踐與探索,益樂寶全程參與上海市兩個“寶寶屋”的建設,涵蓋“寶寶屋”籌建、環創、預約平臺技術支持等,并為其提供日常標準化的運營服務,包含定制化課程內容、師資培訓等。關于托育業態長久發展的思考,她表示,托育作為一項民生工程,在普惠收費前提下,須同時做到租金普惠、物業普惠、水電普惠,方可保證服務質量,只有當服務質量提升、服務費用下降、入托方便,才能從根本上提高社會生育意愿, 達成托位目標、滿托率雙加成,只有托育中心普遍能夠盈利,實現自我造血,才能構建穩定、高質量的托育生態體系。
國家孕嬰網副總編李亞之在《用托育服務推動母嬰全產業鏈發展》的主題演講中介紹,自2019年開始,國家孕嬰網承擔托育服務課題研究與規范制定,托育服務發展對母嬰行業的影響力將會日益增大,一是托育服務發展將成為母嬰全產業鏈重要支撐,二是托育服務發展將精準優化母嬰產業供應鏈,三是托育服務體系將有效拓寬母嬰產業鏈發展空間,四是托育服務將提升母嬰產業核心競爭力,五是托育服務將助力“大母嬰”產業頭部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