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書寫問題,一直成為家長們關注的重點。那么孩子究竟有沒有必要到硬筆書法班進行學習呢?其實在這個問題上,我是比較贊同報書法班的。
(1)漢字書寫是有技巧性的,這是很多孩子自主訓練卻始終無法啃透的竅門。
的確,如今的硬筆書法班價格并不便宜。所以對很多家長來說,認為專門花那么些錢讓孩子學習書法,好像有些沒必要。
但是家長們會發現,孩子不管是模仿著教材田字格的生字書寫,還是臨摹字帖,效果其實都不是很理想。這是為什么呢?因為硬筆書法是有技巧性的,如果僅靠孩子一個人參悟,可能很多技巧孩子都參悟不透。
比如長橫的書寫技巧:
左低右高,略向右上方傾斜,長橫不是水平的,要帶有傾斜角度。起筆位置在中橫線下面,收筆位置在中橫線上面。
起筆和收筆處要加頓筆。頓筆就是一個小小的傾斜的點。
行筆過程要平穩,中間行筆稍快,呈中間細兩端粗的狀態。
輕重力度為兩端的頓筆重,中間的行筆輕。呈現出來的效果就是“頓行頓收瘦中間”。
長橫的傾斜角度因字而異,例如在“七”字中傾斜角度要大,在“王”字等最后一筆為長橫的字中,長橫的傾斜角度就要小一些。
再比如豎的書寫,豎分為垂露豎和懸針豎。乍一看都差不多,但實質上垂露豎的收筆是不出尖的,例如下、木、樣,而懸針豎的收筆是出尖的,例如豐、計、十。
硬筆書法的老師都是通過專業培訓的,所以在技巧方面能夠給孩子們提供很好的教學,這樣會加快孩子們寫好漢字的步伐。
(2)硬筆書法班對坐姿和握筆姿勢的要求很高。
關于孩子的坐姿和握筆姿勢的問題,已經成為很多家長無比頭疼的問題??删退闶羌议L說得口干舌燥,軟硬皆施,孩子依然不愿意去調整自己錯誤的姿勢。
然而,硬筆書法班要上的第一節課就是坐姿和握筆姿勢,而每節課老師也會進行強調和監督。我們不得不承認,孩子就是喜歡聽老師的話,可能老師通過嚴肅地批評或者三言兩語地鼓勵,孩子就會用準確的姿勢要求自己,可家長就算是說上一萬句也不頂用。
看看身邊學習書法和沒有學習書法的孩子,不僅從字跡上看是有差距的,就連坐姿和握筆姿勢也是有明顯差異的。因為沒有學習書法的孩子,往往在坐姿和握筆姿勢上比較隨意,要么趴著要么歪著。而學習過硬筆書法的孩子,一定是做得直直的,握筆姿勢也會相對標準很多。
(3)小學階段打好硬筆書法的基礎,中高考才不至于因為字跡問題而失分。
相比于初中和高中階段,孩子小學階段的學習壓力算是最小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是有足夠多的時間進行書法訓練的。若是在小學把書法練好了,家長在中高考前壓根就不會因為字跡問題而擔憂。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中高考都是機器閱卷,如果自己的書寫潦草、字跡不清,就算是答案正確,也會被機器判定為錯誤,因為機器壓根就識別不了。所以,提前進行書法訓練,是一項非常明智的選擇。
再者,書法練好了,不僅孩子的作業本和作文字跡看上去讓人賞心悅目,就連手抄報、黑板報的獲獎幾率也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當然,硬筆書法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練好的。在堅持練習硬筆書法的過程中,其實也在磨煉孩子躁動的性格,會讓孩子更加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