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8日,《延安在線》專訪了川云酸菜面創始人邱月均先生。作為延安的傳奇,這一碗川云酸菜面背后到底包含了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這一碗好面里面還蘊含著哪些獨特的魅力和韻味?讓我們一起傾聽邱月均先生的講述。
1992年,17歲的四川小伙兒邱月均,背著自制的鐵桶火爐和烙三角糕的盤子來到延安。這是他的在延安的第二次創業,上一次是在1989年。
“自尊”,一直是邱月均最看重的兩個字。
和那個年代大多數的山里娃一樣,他家境貧寒、讀書困難。但貧苦的生活沒能讓他屈服,反倒磨煉出了骨子里那份敢吃苦不怕難的拼勁,跟隨延安精神的感召,帶著夢想走出大山。
這次創業,他受到了陜北腌酸菜的啟發,結合自己在延安生活的經驗,開始潛心鉆研起延安人愛吃的四川味道。最終,他根據延安當地的飲食習慣結合家鄉的烹飪特色,做出了第一碗“酸菜面”,一火就是二十多年。
二十多年自始至終把質量當成生命一樣維護、工藝不斷精進,是“小邱”最樸實的堅持。
酸菜“面”當頭,為了保障面的口感,川云專門研制了高智能煮面機,從源頭把控品質,煮面使用的水全部經過凈化、軟化,在特制的煮面機內達到118攝氏度的水溫。
“希望能把品質越做越好”
而老少皆宜的“川云脆酸菜”,制作靈感則源自陜北傳統口味的腌酸菜,是完全依照延安人民的口味打造的。
“未來,我們希望能把菜也放在延安建立相應的基地種植。”邱月均先生說。
“心中盤旋的危機感,促使我成長,總結學習,不斷成長,改變不足。”
談及川云幾十年的發展之路,樸實誠懇的邱月均先生坦言, 堅持不放棄是非常不容易的。餐飲是面面俱到的行業,自己學歷不足,管理困難,加上諸多的行業挑戰,難免困難重重。只有心中堅信自力更生、不斷改善,才能讓川云酸菜面在自己手中好好地走下去。
被問到自己和延安之間的感情,邱月均先生爽朗且自豪地笑著說,多年來,自己一大半的時間都是在延安度過的,在自己心目中,這里是家一樣的延安。
家一樣的延安
“小邱”熱愛歷史,對延安、南泥灣非常向往,當初家人要來延安做生意,立刻捆起鋪蓋跟著一起來了。自己初到延安時一無所有,是南泥灣精神激勵著自己走下去,未來一定要繼續把延安精神傳播發揚下去。
老百姓認可,我們更有義務把面做好
以邱月均為原型的“酸菜哥”形象
川云結緣延安多年來,靠著對延安精神的慢慢領悟和艱苦奮斗,認識到必須把一切以事實為基礎作為主流文化來打造團隊,必須把員工當做親人一樣對待,員工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有老百姓認可,才讓川云有機會為延安人民服務。”
川云酸菜面是在老百姓的支持下走到現在的,以事實為基礎是這么多年來最大的收獲。
面對未來,川云給出的答案是腳踏實地,做好自己
“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我希望把川云酸菜面做得更好,讓更多的人能品嘗到。”
邱先生表示,未來,川云要從三個方面提升自己:
一是解決現階段管理上的不足,
二打好基礎,打造中央廚房,做延安供應鏈,
三是建設團隊,吸引具有延安美食情懷的有志青年一起發展。
對川云而言,仰望星空和腳踏實地都是大事。
結語
不吃川云酸菜面,枉到陜北延安城。28年前,熱愛延安精神的青年小邱為他最大的客戶,延安人,鉆研定制了川云酸菜面,如今,川云酸菜面火遍整個延安,用人民的聲音回應了他的付出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