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寶媽剛出月子,大姨媽就來了,部分寶媽,是在哺乳期完了才來,更有甚者,一年后才會來。那么究竟是早好還是晚一點好呢?
網友1:早一點好,說明身體恢復的好
很早就來月經,說明身體已經恢復的很好了,身體各個器官都良好運作了,所以開始正常的排卵了。過來人的經驗:分娩后大姨媽來的早,可以預示以后會生很多小孩。
通俗來講,排卵如果恢復的早一些,屬于更易懷孕的體質,大姨媽來的早,那么懷孕的概率肯定會大大增加。從現代科學觀點來看,即使分娩過后也是要避孕的,一定要讓身體和子宮好好的休養生息,特別是進行剖腹產的,好相隔3年再要小孩比較好。
網友2:晚一點好,這樣有利于哺乳
一直認可哺乳的寶媽,更傾向于月經來晚一點,因為大姨媽來了就會大大降低奶水的量,甚至對母乳的質量也會有影響!大姨媽過早來的話,可以說明寶媽的身體氣血是不足的,并不能說明子宮已經恢復的好了。
一、分娩后月經,早是什么時候?
1個月。一些寶媽在寶寶剛剛一個月的時候,或者剛排干凈了惡露,月經就準時到來了。前提是寶媽沒有哺乳,身體各器官恢復良好。如果分娩后堅持母乳喂養,一般大姨媽會晚一點才來。
寶媽分娩后,每個人的身體不一樣,所以大姨媽的周期也是因人而異的。有的寶媽分娩后4號走就會排卵,1個月來大姨媽。但是堅持母乳喂養的寶媽,就不會那么早。不管早還是晚,總之,都是先要排卵,大姨媽才會來。
二、分娩后月經,晚什么時候?
1年。由于一直是母乳喂養,月經大概一年后才來。這是因為在哺乳的時候,寶媽會分泌很多的催乳素,確保分泌更多的乳液。這樣就會抑制身體分泌卵細胞雌激素,這樣卵泡的生長就會抑制,并不會成為成熟卵子。因此,如果在哺乳期的寶媽,在半年,甚至1年都沒有排卵,也不會來大姨媽,也是非常常見的。
三、哺乳期來大姨媽,好嗎?
俗語說:生個孩子3桶血。寶媽身體氣血好的話,會化成母乳,但是氣血不足,如果固不住血,那么就會來大姨媽。
分娩后的寶媽脾胃都會或多或少的有一定損傷,外加坐月子時,會進補很多湯水,這會讓脾胃再次受損。從而導致吃的食物不被吸收,讓身體虛弱無力。
四、大姨媽來了,還能哺乳嗎?
大姨媽來了,寶媽的乳汁都會量比較少,乳液里的蛋白質等營養物質也會有變化。如果乳汁蛋白質偏多,脂肪偏低,會讓小孩消化不良,不過這也是暫時的,大姨媽走了,就會正常。
所以,不管是大姨媽在的時候,還是走后,寶媽都可以堅持哺乳。
月經的早還是晚,寶媽們也不需要過度糾結。
分娩后的大姨媽受到多方面的影響:有沒有哺乳、哺乳時間長短、寶媽的年齡大小以及卵巢恢復的快慢。
更何況,大姨媽來了后,也會因為身體激素的影響出現短時間的不規律。
值得注意的是,沒有母乳喂養的寶媽,大姨媽在6周后就會到來,一旦過了3個月還沒有的話,就要去醫院檢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