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餐已經踏上了逆襲賽道,不同于以往,當下泰餐品類已具規模化,或將成為餐飲行業的下一個風口。風口之下,泰餐品牌們也在跑步入場。對此,我們不禁疑惑,泰餐市場為何能壯大?這樣的小眾菜系為什么能在中國市場走熱?或許從需求端能夠一窺究竟。
旅游帶動了泰餐飲食文化的傳播
根據《中國出境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20》,2019年,在中國人出國旅游目的地排名中,越南、泰國名列前茅。泰國國家旅游局的消息顯示,2019年,泰國的外國游客全年到訪量為3980萬人次,其中,中國游客多達1098萬人次。泰國成為國人出境游的熱門選擇。
去泰國旅游,品嘗傳統泰餐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再加之,前幾年《唐人街探案》《泰囧》等影片的熱播,也曾在中國掀起了一股“泰國熱”。國人對泰國文化的認知度開始不斷提升,去泰式餐廳里品嘗一下泰國菜的意愿也明顯增強。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此前就曾表示,早些年泰國菜等東南亞菜系以“新奇”成功進入中國市場,之后東南亞旅游發展的帶動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東南亞菜,運營東南亞菜的餐廳也隨之開始增多。
口味酸辣辛香,符合國人飲食偏好
泰國菜之所以能夠在中國火起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則是泰餐的口味與國人口味高度契合。
眾所周知,泰餐以“酸辣咸”口味為主,香氣濃烈,而國人普遍也偏好重口味食物,所以色彩鮮艷、酸辣刺激的泰國菜,對于國內的消費者而言,接受起來并不難。
羅定民就直言,相比西餐,泰國菜更符合中國人的口味。“同時,泰國美食選用了很多天然健康食材,如辣椒、檸檬、香茅、南疆、姜、薄荷葉、泰國羅勒等,也符合后疫情時代消費者對健康食物的需求。”
紅餐大數據顯示,在大眾點評上,針對泰國菜品類,網友評價“菜品健康”相關的評論內容已經超過11000多條。
在口味契合、市場培育逐漸成熟的基礎上,還有一些泰式餐廳在就餐環境上精心布置,高飽和度的配色,芭蕉、藤編、椰樹等綠植元素,以及各式雕塑擺件的運用,讓泰式餐廳成為消費者眼中的打卡圣地。
諸多因素的疊加,推動了泰國菜在國內市場的走紅。